KEM京都電子如何確保高精度測量?
發布時間:2025-09-25 點擊次數:44次
KEM京都電子通過技術突破、核心機制優化、多維度參數控制及智能化操作設計,確保其科學儀器實現高精度測量,具體體現如下:
一、技術突破:電磁旋轉法粘度計EMS-1000S
1.非接觸式測量機制:基于“EMS(Electromagnetic Spinning)法”,通過外部磁場施加可控扭矩驅動樣品容器內的球形轉子旋轉,避免機械接觸導致的摩擦誤差,實現無干擾測量。
2.微量與低黏度檢測能力:支持較低300μL樣品量及0.1~100,000 mPa·s寬黏度范圍測量,突破傳統方法對微量樣品和低黏度液體的檢測局限。
3.寬溫區與快速響應:適配0~200°C溫區,≤100 mPa·s黏度測量僅需1秒,滿足高溫或快速變化環境下的實時檢測需求。
二、核心機制優化:密度與折光復合測量
1.振蕩管密度測量:通過U型振蕩管內流體密度變化引起的振動頻率改變,精確檢測液體密度,結合帕爾貼恒溫裝置確保溫度穩定性。
2.全反射臨界角折光測量:利用光折射臨界檢出法同步測量液體折射率,實現密度與折光率的一體化高精度輸出。
3.復合式結構優勢:數字式密度計與全自動折光儀模塊化整合,僅需少量樣品即可同時完成兩項關鍵參數測量,節省空間與成本。
三、多維度參數控制:環境與樣品適應性
1.自動溫度補償系統(ATC):內置溫度傳感器實時修正環境波動對測量結果的影響,如便攜式密度計DA-130N支持0~40°C環境溫度補償,確保不同溫區下的數據一致性。
2.高黏度樣品補正功能:密度測量池針對高黏度液體(如原油、糖漿)自動修正流動阻力引起的誤差,支持黏度高達2000 mPa·s的復雜樣品檢測。
3.預存補償系數庫:KEM京都電子支持預存乙醇、甘油、原油等10組液體的溫度補償系數,用戶可根據樣品類型快速調用,消除物質特性差異導致的偏差。
四、智能化操作設計:用戶友好與數據可靠性
1.靈活參數調整與探頭選擇:用戶可通過配套軟件自定義測試參數(如轉速、溫度),并依據樣品特性(如黏度、腐蝕性)選擇不同規格的球形探頭或測量模塊,拓展應用范圍。
2.全自動控制與中文界面:儀器標配自動進樣泵、排液、清洗和干燥功能,結合中文操作界面簡化操作流程,降低人為誤差風險。
3.實時數據監控與終點判斷:電位自動滴定儀實時顯示滴定曲線、pH值和電位等關鍵數據,通過自動終點判斷功能避免人工判定誤差,提升復雜分析(如酸堿滴定、氧化還原滴定)的可信度。
